学科科研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-- 学科科研 -- 正文
济宁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(本科)建设规划
发布时间:2014-06-19        浏览:

为保证新上汉语言文学专业(本科)在教学、科研、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正常有序地开展,为谋求中文系系及新上专业的不断壮大和健康发展,特制定本规划。

一、制定本规划的指导思想

以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,特别是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全国、全省高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,更新教育观念,转变办学思想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,为济宁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,为济宁市中学语文教育和其它文化、传媒结构、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合格的师资和文秘、文案人员。

二、拟招生时间和规模

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和学校招生的整体计划,汉语言文学专业(本科)拟从2007年招生。招生人数为每年80人,四年后在校本科生320人。

三、师资队伍建设

中文系现有专任教师54人,其中教授4人,副教授18人,讲师17人;具有博士学位1人,在读博士生2人,硕士学位28,在读硕士7人。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.7%,中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.5%。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.7%。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19人,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.2%3650岁教师26人,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.1%50岁以上教师9人,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.7%。从整体情况看,中文系教师学历层次仍然偏低,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偏小,特别是低职称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偏高。如不改变现状,将会制约专业建设和发展。为此,我们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将加大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,争取从现在开始用23年时间引进硕士10人,博士24人,引进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中青年教师5人,鼓励青年教师考研或以具有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,使中文系专任教师人数达到60余人,三分之二的教师拥有硕士以上文凭,教授达到810人,副教授达到2530人,另外再特聘兼职教授56人。

四、教研室、课程和专业建设

1.重新组建中国古典文学、语言与逻辑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文学理论、写作、中学语文教法与教师技能、外国文学、大学语文、普通话与教师口语9个教研室。使教研室结构和布局更为合理,成为系教学与教研的支柱,并以教研室为依托建设选修课程群及科研群体。

2.在现有1门省级精品课程、3门校级优质课程的基础上,继续加大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,争取用3年的时间再建设23门校级优质课程、12门省级精品课程。同时重视和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,在开出近20门选修课的基础上,不断充实、扩展和完善,争取用3年的时间建设成“文学类选修课程群”、“语言文字类选修课程群”、“写作和文论选修课程群”等3个方向选修课程群,使选修课门数超过50门。

3.在专业建设上,根据目前社会上对中文人才需求量大,中文专业热持续不衰的形势,发挥中文专业优势,根据本校本系实际,扬长避短,办出特色,办出成绩,力争把汉语言文学专业办成学校首批重点专业。

五、教学改革设想

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(专科)是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。该课题2003年批准立项。目前,该课题进展顺利,已取得许多阶段性成果。该课题结项后,中文系的专业(专科)建设会趋于成熟和完善。这同时也为汉语言文学(本科)专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打算是:

1.树立教育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、面向现代化的思想观念,围绕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,以开放的意识,改革的观念和求实的态度、科学的方法办学、办专业,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。制定新的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培养目标和规格,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,使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更科学,更实用。

2.拓宽专业口径,增强专业的适应性。

汉语言文学专业(本科)培养的毕业生虽然主要面向中等学校,但同时也应考虑到社会上许多部门和行业对中文人才的需要。我们将逐步拓宽专业口径,争取尽快把中文系现有的文秘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,在汉语言文学和文秘两个专业之间实行主辅修制,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,有更大的发展和就业空间。

3.加强综合素质培养,重视学生能力的训练。

汉语言文学专业(本科)属于基础人文学科,没有太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,学生毕业后的发展去向是多方面的。因此,更应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,让学生在四年的时间里,既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学的基础,又具有历史、哲学、艺术等方面的修养。为此,我们将开设几个相关的选修课模块,以加强这方面素质的培养。同时还要适应当前人们重视技术理性、工具理性、实用理性的时代需要,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,即口头表达能力,书面表达能力,利用外语、计算机进行交流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等。在重视学生传统的“三笔一话”训练的基础上,积极开辟第二课堂,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,加强外语、计算机、公关、组织和管理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,使毕业生有更强的适应社会、适应时代、适应各种崭新工作的能力。

4.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,加强实践环节教学。

要改革传统的填鸭式、满堂灌的学院式课堂教学方式,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,尝试并推行研讨式、专题式等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,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活泼,更有针对性,更有启发性,更有可受性。同时要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,加强“中学语文教育学”课程的教学,把见习活动长线化,并紧密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,加强和中学及市教育局中学语文教研室的联系。把试讲安排在“教法实训”课内进行,以加强对试讲的统筹安排和科学指导,提高试讲的效率。教育实习要加强指导和管理,在规范化、科学化、创新化上下功夫,建设好实习基地,用足用好8周的教育实习时间,让学生搞好“实弹演习”,实现由学生向准教师的过渡,为工作后走上讲台做好技术上的准备。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,配合学校团委、学生处定期组织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,让学生带着题目下去,了解社会,搞调查研究,收集信息,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,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开设“科研论文写作”等选修课的基础上,通过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、答辩,培养学生查询资料、文件检索、制作资料卡片进行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。

六、既要出人才,又要出成果;既要以教学促科研,又要以科研带教学。

1.在抓好原有的几大科研群体建设的同时,再建设2个科研群体,使得科研群体数量更多,块头更大,研究更有特色,学术前沿性更强。

2.积极进行科研立项,努力争取每年有35个科研课题获校内立项,每2年有一个课题获省级立项。

3.努力建设好现有的“济宁地域文化研究所”,加大人力、资金投入力度,搞出特色,多出成果。

七、图书资料、教学设备建设

中文系现有专业图书资料10000余册,专业期刊138余种。今后3年我们要扩大并完善系资料室建设,加大专业学术书刊、新版图书音像资料的购买比例,把教师资料室建成一个藏书量超过3万,工具书、教学参考资料齐全,新版图书丰富的标准化的系级资料室。同时,新建一个学生资料室,购买一万册左右的文学名著,解决学生借阅文学名著难的问题。另外再新建一个电子阅览室,以适应现代化阅览和信息查询之需要。

 

济宁学院中文系

20079

 

  • 济宁市曲阜新区杏坛路1号
  • 0537-3196081

Copyright 2023 版权所有:6165cc金沙总站(中国)线路检测中心    邮编:273155     备案序号:鲁ICP备12014410

Baidu
sogou